世衛非洲區域主任:非洲有能力阻止猴痘病例數上升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5月31日電(記者史彧)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穆蒂5月31日在公報中說,截至今年5月中旬,非洲7個國家今年累計確診44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下稱猴痘病例)並報告1392例疑似病例;根據對猴痘病毒及其傳播方式的了解,非洲有能力阻止猴痘病例數上升。

公報說,上述猴痘病例來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金)、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剛果(布)和塞拉利昂。

自1970年剛果(金)發現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以來,猴痘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流行。公報說,自2017年起,非洲多國報告猴痘病例數激增;2020年非洲猴痘疫情出現峰值,疑似病例超過6300例,2021年疑似病例降至約3200例。公報指出,非洲猴痘病例激增的原因仍然不明,可能與森林砍伐和居民侵占猴痘病毒動物宿主的棲息地有關。

穆蒂在公報中說,非洲曾成功控制多輪猴痘疫情,根據對猴痘病毒及其傳播方式的了解,非洲有能力阻止猴痘病例數上升。穆蒂呼籲非洲各國加強針對重點人群的猴痘疫苗接種工作,並強調非洲能夠平等地獲得猴痘疫苗至關重要。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由動物傳染給人,雖不易發生人際傳播,但與患者密切接觸也可能感染。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之後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患者會在數週內康復,但也有患者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