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世界貿易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在瑞士日內瓦閉幕。這是世貿組織時隔4年半後再次召開部長級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衝突和單邊主義行為強烈衝擊世界經濟復甦、全球多邊貿易體制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之際,世貿組織絕大多數成員又一次高舉多邊主義大旗,向世界傳遞了繼續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發展的堅定信心。
近年來,世貿組織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權威性、有效性不斷受到挑戰。爭端解決機制是世貿組織的核心支柱之一,對世貿組織履行職能具有關鍵作用。然而,由於美國持續阻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大法官遴選,導致該機構因“缺人”而陷入癱瘓,直接影響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轉。甚至就在本屆部長級會議召開前,美國仍無視各方的關注和期待,第54次否決了重啟上訴機構甄選程序的相關提案。此外,美國還屢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動輒揮舞“關稅大棒”,濫施“長臂管轄”,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經濟復甦。在世貿組織改革問題上,美國同樣擺出霸道架勢,一度設置所謂“90天期限”,脅迫世貿組織“改變規則”。美國還持續推行偽多邊主義,在全球多個地區大搞排他性經貿“小圈子”、推銷霸凌型貿易條款,對真正的多邊主義構成威脅。
當今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加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貿組織機製本身也亟待改革完善。但無論如何改革,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會過時,多邊貿易體制助發展、促合作的作用無可替代。從眼前挑戰來看,疫情蔓延、能源市場動盪、糧食危機、產業鏈供應鏈紊亂、經濟復甦仍脆弱乏力等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各國必須攜手開展全球性行動,加強在世貿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的宏觀政策協調,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從發展趨勢來看,世界走向多極化的大勢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繼續前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開放、包容、非歧視等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的意義進一步凸顯。正如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所說,世貿組織代表的多邊機制是最好的機制,全球化不能分割。
本屆部長級會議上,世貿組織成員就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疫情應對、漁業補貼、糧食安全和世貿組織改革等重大緊迫議題進行磋商,展現出開展多邊對話協商的良好意願。中國、歐盟、巴西、印度、肯尼亞等眾多代表團,重申了世貿組織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核心地位。這說明:捍衛多邊主義、回歸世貿組織規則體系、維護全球貿易秩序和經濟復甦成果,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世界發展繁榮的正道。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嚴格履行成員義務、遵守多邊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始終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積極參與者和重要貢獻者,連續十來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中國主張,世貿組織改革應促進經濟全球化,要通過規則更新和機制保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改革應使全體成員受益,保障發展中成員合法權益。
無論是應對眼前挑戰,還是共創美好未來,人類都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期待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成為重振多邊貿易體制的新契機、新起點。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