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譜寫了雪域高原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藏考察調研,走進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的嘎拉村。兩位基層的村幹部,對總書記考察時的一幕幕場景記憶猶新。
showPlayer({id:”/pvservice/xml/2022/6/22/372447dc-faac-489b-9e78-3120750a0a5d.xml”,width:640,height:360});
一位是來自廣東、在西藏安家的大學生村官黃海芬,“總書記囑咐,’這裡需要人啊,你在這邊好好乾’。西藏需要我們出一份力,我們願意紮根西藏。”
一位是村黨支部書記邊巴。自幼在村里長大,邊巴還記得過去母親赤腳踩著滿地泥濘的模樣,“嘎拉村如今過上了讓城里人羨慕的好日子,靠的是團結一心”。
總書記1998年和2011年兩次考察距離嘎拉村不遠的巴吉村,給邊巴留下了深刻印象:“總書記惦記我們呢!第二次去的時候,看到鄉親們日子過得不錯,他也放下心來,還給我們指出了致富路。”
1998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因接送援藏幹部來到西藏。他的話更讓西藏幹部群眾暖心:“林芝地區的事,就是我們省的事。”“要派最優秀的干部來,好中選優。”
西藏承載著黨中央的牽掛,承載著全中國的牽掛。
1994年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拉開,從此來自大江南北的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來到了雪域高原。目前,援藏幹部人才有5000多人。 2021年,全國對口援藏共實施援藏項目807個,完成投資402億元,教育、醫療“組團式”援藏深入推進。
2021年考察西藏期間,匯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心關愛西藏的干部職工。匯報會結束後,總書記轉身走向參會的西藏黨政領導幹部,同大家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弘揚好’老西藏精神’”。
“牢記總書記囑託,我們篤行不怠,為西藏的發展貢獻力量。”來自江甦的援藏幹部馬華說。
showPlayer({id:”/pvservice/xml/2022/6/22/c4f56cc8-7a58-49b0-be8f-108df1083442.xml”,width:640,height:360});
路的變遷,是西藏滄桑巨變的一個縮影。習近平同志1998年進藏時,從拉薩貢嘎機場到林芝八一鎮乘車走了整整一天。如今,川藏鐵路全線開工、拉林段建成投運,“復興號”飛馳。拉薩到林芝乘動車只需3個多小時,走高速只要4個多小時。
今天的西藏,縣縣通油路,鄉鄉通公路。日喀則市江孜縣索蓋村,每到秋天萬畝青稞遍地金黃,但狹窄又坑洼不平的鄉村路擋住了致富路。上海援藏工作隊精心打造索蓋村的宜居環境,索蓋村很快成了遊客喜愛的打卡地。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的巴吉村,是西藏鄉村巨大變化的生動寫照。巴吉村大力發展運輸、旅遊等產業,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7萬元。村民格桑旺久家裡,醒目地擺放著總書記看望他們的照片:“去年家裡收入38萬元,兩個孩子也上大學了,等畢業了要他們一起為祖國做貢獻。”
同心協力向前奔,新時代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 人民日報》( 2022年06月22日03 版)
相關新聞:
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西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