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17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3日在北京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這次會晤將以視頻方式舉行,主題是“構建高質量夥伴關係,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這是在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金磚各成員以及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向世界展示“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的一次盛會。
在新冠肺炎疫情、地區局部衝突等問題依然困擾世界的情況下,金磚機制不但沒有出現裂痕,也沒有退色,反而展現出更強的生命力,成色更足。金磚機制的合作面還在繼續拓展、深化,充滿著讓人眼前一亮的積極氛圍。不僅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金磚力量,還為動盪不安、充滿挑戰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這次金磚峰會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大背景,即美國正拉上其西方盟友“造全球化的反”,華盛頓在全球發展問題上搞“政治掛帥”,將經濟議題泛安全化及泛政治化,試圖將原本順暢運行的全球分工機制推翻重來。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多邊主義機制正遭到美國的極力破壞,成為各種地區危機此起彼伏的根源所在。
全球化和多邊主義該何去何從?金磚合作機製成立16年來,五個非西方新興市場大國,以非西方的風格、形式和原則,對多邊合作展開了極具價值的探索和努力,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樹起了一面新的旗幟。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金磚機制並非所謂的“反西方組織”,美西方一些人帶著警惕的目光從這個視角去看待金磚機制,這既是他們以己度人的狹隘,也是太把自己當回事的自戀。金磚國家沒那麼無聊,從成立伊始,金磚國家的目光就投向了星辰大海的遠方,希望找到一條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人類攜手合作之路。這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它也讓我們看到了,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就能發現更為廣闊的天地。
美西方一些人對“金磚”的唱衰之聲不絕於耳。的確,在他們眼中,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從成立到發展都是不可思議的,從一開始就認為搞不成,後來又認為搞不長。但金磚合作一路打破美西方的想像,現在美西方輿論面對金磚峰會時,變得“沉默”了,可以想見,這背後包含著他們極其複雜的情緒。
金磚五國政治制度、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多有不同,彼此之間還存在一些現實分歧甚至爭議,但這些都沒有妨礙五國走到一起,走到現在。金磚國家追求的不僅僅是求同存異,而且是求同化異,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來逐漸稀釋分歧和爭議。在這個大格局大原則的指引下,金磚合作越來越實。 2021年,中國與金磚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4904.2億美元,同比增長39.2%,比2016年的2417億美元翻了一番。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不僅促進了自身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
今年是金磚“中國年”,中國是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在各方積極支持下,今年以來中方作為主席國已經成功舉辦70多場會議和活動,涵蓋政治安全、經貿財金、人文交流、可持續發展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推動金磚合作在多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為金磚合作添磚加瓦,也為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前段時間分貝很高、動作很多,大有要遮蓋世界和平與發展主題的勢頭。在此背景下,即將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更加彰顯彌足珍貴的價值。各國要安全,世界要發展。金磚國家的總人口占世界人口41%,對世界GDP的貢獻率為24%,對世界貿易的貢獻率為18%。顯然,金磚合作蘊蓄著促進全球發展的巨大能量,展示出值得期待的光明未來。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