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一題:露宿者的情況
立法會二十一題:露宿者的情況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沛良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過去五年,全港露宿者人數增加七成,而在疫情下,露宿者的生活更加艱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3年,每年全港露宿者的人數,並按其露宿地點所屬區議會分區及性別以下表列出分項數字;
區議會 分區 | 2019 | 2020 | 2021 | ||||||
男 | 女 | 總數 | 男 | 女 | 總數 | 男 | 女 | 總數 | |
中西區 | |||||||||
…… | |||||||||
總數 |
(二)鑑於據悉因統計準則不同,社會福利署(社署)的露宿者電腦資料系統所登記的露宿者人數,遠低於一些社區組織所統計的數字,社署會否檢視及改善該系統的登記程序及統計準則,以確保數據準確反映實況;
(三)現時,露宿者主要露宿地點的詳情為何;
(四)由(i)社署資助及(ii)非政府機構以自負盈虧方式經營的露宿者緊急、短暫或長期住宿服務的詳情分別為何,包括入住資格、入住時限及男女宿位比例,以及過去3年的入住率為何;
(五)過去三年,社署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3隊露宿者綜合服務隊所提供的下述服務的詳情:出動次數、接觸人數、提供的援助(例如向露宿者派發的個人防疫物資),以及作出轉介的次數;相關開支及服務成效為何;及
(六)鑑於有市民反映,部分露宿者的行為帶來環境衞生滋擾,有何措施支援露宿者以解決有關問題?
答覆:
主席:
露宿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涉及不同政策局及部門的工作範疇。各政府部門及地區服務單位一直緊密合作,協力支援露宿人士。經諮詢食物及衞生局和民政事務局後,現就提問綜合回覆如下:
(一)及(二)為掌握露宿者對福利支援服務的需求情況,社會福利署(社署)建立了「露宿者電腦資料系統」(資料系統),經由該署及非政府機構的個案服務單位,以及專門為露宿者提供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包括由社署資助的露宿者綜合服務隊及邊緣社群支援計劃)收集資料。
根據上述系統所載的資料,過去三年露宿者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數如下:
年份 | 二○一九至二○年度 | 二○二○至二一年度 | 二○二一至二二年度 | ||||||
區議會分區 | 男 | 女 | 總數 | 男 | 女 | 總數 | 男 | 女 | 總數 |
中西區 | 54 | 8 | 62 | 51 | 9 | 60 | 46 | 6 | 52 |
灣仔區 | 69 | 9 | 78 | 69 | 9 | 78 | 53 | 7 | 60 |
東區 | 22 | 4 | 26 | 26 | 2 | 28 | 23 | 2 | 25 |
南區 | 4 | 0 | 4 | 3 | 0 | 3 | 3 | 0 | 3 |
油尖旺區 | 513 | 65 | 578 | 644 | 81 | 725 | 541 | 69 | 610 |
深水埗區 | 403 | 30 | 433 | 396 | 36 | 432 | 388 | 33 | 421 |
九龍城區 | 34 | 5 | 39 | 30 | 5 | 35 | 53 | 7 | 60 |
黃大仙區 | 6 | 1 | 7 | 10 | 0 | 10 | 12 | 0 | 12 |
觀塘區 | 43 | 6 | 49 | 51 | 10 | 61 | 62 | 14 | 76 |
葵青區 | 10 | 0 | 10 | 13 | 0 | 13 | 20 | 3 | 23 |
荃灣區 | 36 | 3 | 39 | 39 | 4 | 43 | 40 | 10 | 50 |
屯門區 | 3 | 1 | 4 | 8 | 2 | 10 | 20 | 7 | 27 |
元朗區 | 30 | 5 | 35 | 27 | 4 | 31 | 64 | 6 | 70 |
北區 | 6 | 3 | 9 | 7 | 3 | 10 | 22 | 4 | 26 |
大埔區 | 16 | 5 | 21 | 15 | 3 | 18 | 17 | 8 | 25 |
沙田區 | 7 | 1 | 8 | 5 | 1 | 6 | 12 | 2 | 14 |
西貢區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離島區 | 17 | 4 | 21 | 16 | 1 | 17 | 9 | 0 | 9 |
總數 | 1 273 | 150 | 1 423 | 1 410 | 170 | 1 580 | 1 386 | 178 | 1 564 |
現時,社工在取得露宿者的同意,並就其福利需要作出專業判斷後,向社署提交露宿者的資料。此外,社工須於露宿者的情況有變後盡快在「資料系統」中做出更新,以維持其內容的準確性。鑑於露宿者每宗個案的情況各異,採用劃一的統計準則未必現實可行。社署會留意露宿者福利需要的變化,不時檢視需否優化「資料系統」的登記程序及統計準則。
(三)根據「資料系統」,露宿者主要在街上、路邊、天橋或公園等地點露宿。二○二一至二二年度,全港最多登記露宿者的地區為油尖旺區(610人),佔登記露宿者人數的39%;其次為深水埗區(421人),佔27%。詳情請見第(一)及(二)部分回覆。
(四)社署提供緊急收容中心及短期宿舍宿位,回應露宿者的短期住宿需要,協助他們作出過渡安排。服務使用者一般需具備基本自理能力,在他們住宿期間,社工會協助他們建立有規律的生活模式,及物色長期居所或合適的院舍服務。受社署資助的宿舍入住期一般最長為六個月,負責社工可因應個別個案的需要考慮延長住宿期。
現時為露宿者而設的臨時宿位共有620個,包括228個獲社署資助並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短期宿舍及緊急收容中心宿位,以及392個由非政府機構自負盈虧提供的宿位。當中男性及女性宿位數目分別有472個及148個。二○一九至二○年度、二○二○至二一年度及二○二一至二二年度(截至二○二一年十二月),資助宿位的平均入住率分別約為83%、75%及74%。
(五)社署所資助的三隊露宿者綜合服務隊會進行外展探訪,及早識別露宿者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社會福利支援及轉介服務,包括輔導、就業輔導/支援、服務轉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轉介、起居照顧(例如沐浴、剪髮、安排膳食)、緊急及短期住宿,以及緊急援助金以支付各項開支(例如短暫租金及生活費、租金按金和其他搬遷開支)等。二○一九至二○年度、二○二○至二一年度及二○二一至二二年度(截至二○二一年十二月),服務隊每年度分別進行1 075、1 347及1 162次外展探訪,接觸了622、837及532位露宿者。
疫情期間,服務隊仍維持外展探訪,以識別露宿者的福利需要和提供所需服務,包括提供最新的疫情資訊及派發防疫物資。服務隊亦會按需要運用社署提供的緊急援助金,應付露宿者的迫切福利需要。此外,為協助加強防疫措施,社署已先後六次向受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包括露宿者服務單位)及以自負盈虧模式為露宿者提供住宿服務的非政府機構提供特別津貼,以購置個人防護裝備及消毒用品。服務隊根據《津貼及服務協議》須達成的服務成效水平載於附件。社署沒有備存服務隊提供轉介服務的資料。
二○一九至二○年度及二○二○至二一年度,政府就露宿者綜合服務(包括住宿服務)向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資助分別為2,360萬元及2,750萬元,而二○二一至二二年度的修訂預算則為2,960萬元。
(六)相關部門會為其負責的範圍進行清潔工作,以保持環境衞生。各政府部門及地區服務單位亦會繼續緊密合作,為露宿者提供適切援助。
完
2022年6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7分